月度归档:2019年06月

无人生还

无人生还 2005

无人生还》,这一直是我喜欢的类型片,所以观影还算投入,就是节奏是有些拖。毕竟就十个人也要共三个小时来处决,怎么样也有点长了,要是能处理成大概两个小时的电影无疑效果更好。而且这样经典的犯罪推理片中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推理的成分,能感觉到更多是一种原著的还原和致敬,哪怕我根本也没看过。

看点完全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十个人,面对绝望所展现的那种煎熬和挣扎,当然其中的凶手主要还是享受的。主要是确实影片也铺垫了很多见仁见智细思恐极的镜头,让观众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能有所提醒和领悟,这几乎也是改编的最大的魅力所在了。

0、一开始凶手专门雇人录开场白,明显是怕声音泄露,所以可以知道凶手就是在十个人当中。

1、送八个人上岛时,船夫回头诡异的一沉吟。这里你可以知道这帮人接下来可能都要挂,因为作为看钱办事的老水手,他肯定被吩咐或没被吩咐过:这几天的孤岛没他啥事。

2、绝对女主人设并不讨喜,特点是闪回片段非常非常多,一开始看一头雾水,看到后面才逐渐明白。闪回意味着心魔,意味着阴暗的往事和不堪的过去。对这个角色最早的认知是男主说她在假装。当时我一下就信了。

3、男主的设定很屌,我很喜欢。闪回片段也最少,因为够坦荡。好好的偶像实力派,偏偏最后对女主掉以轻心。他也是十人之中唯一一个不是死于凶手之手的人。假如换他活到最后,凶手不一定能拿他怎么样。

继续阅读

I’ll GO ON

这是一本主题蛮沉重的书,讲述医生在人生巅峰的时候确诊了肺癌,最终英年早逝的故事。其间,他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。

在前半部分中,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初衷和对职业的思考…………

我以为,在生与死的空间中,我一定能找到一个舞台,不仅能凭怜悯和同情来采取行动,自身还能得到升华,尽可能地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,远离自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直达生命的核心,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……在那里,一定能找到某种超然卓越的存在吧?

人人终有一死,作为一名住院医生,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,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。

医生们的职责,包括去了解病人的生命因为生命而宝贵,而值得一活,并好好计划,可能的话,要尽可能保留这些东西———如果不行的话,就让病人去得安详体面。掌握这样的权力,就需要有很深的责任感,有时也掺杂着愧疚和自我责备。

我意识到,在给病人的脑部做手术之前,我必须首先了解他的思想:他的个性,他的价值观,他为了什么活着,要遭遇什么样的灾难,才能合理地终止这条生命。

很偶尔地,我们可能会反思,大家都在默默地向尸体道歉,并非出于罪恶感,而是出于我们没有罪恶感。

大家都意见一致地低语:脑部受这么重的伤,死了其实更好。

人类是生命体,遵循自然法则,很遗憾的是,这些法则就包括一条:熵总是在增大的,生命是无常的。

我们无从得知降生世上将遭遇怎样的冲突与痛苦,但通常来说我们很难脱身其外。

她和她的丈夫看上去都没有做好迎接脑瘤的准备。到底又有谁准备好过呢?

如果是一大碗悲剧,最好一勺一勺慢慢地喂。很少有病人要求一口气吃完,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消化。

在我看来,这种坚强往往不堪一击,不切实际的乐观往往下一秒就是排山倒海的绝望。

我逐渐了解到,科学是在是最充满政治性、竞争最激烈、最你死我活的行业,处处布满了走捷径的诱惑。

继续阅读